“今天的冬瓜丸子特別香!”“我最愛吃西紅柿炒雞蛋了!”5月6日中午,漢臺中學食堂里歡聲笑語,飯菜飄香。學生們捧著熱氣騰騰的餐盤大快朵頤,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。“學校的飯菜既干凈又有營養,而且價格透明,作為家長我們特別放心。”正在陪餐的學生家長宋女士一邊幫孩子盛湯,一邊對學校的“校園餐”贊不絕口。
“校園餐”如何讓孩子們吃得飽、吃得好、吃得健康?這不僅是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,更是漢臺區教育工作的重要課題。近年來,漢臺區大力推進學校食堂食品安全“十統一、六到位”,開展“校園餐”規范提升專項行動,有效破解了食材質量難保障、餐費管理存漏洞等難題。截至目前,全區已有143所學校、幼兒園實現食堂供餐,19所學校采用企業配餐,其中66所學校納入營養改善計劃,惠及在校學生39000余人。
“營養改善計劃資金采用的‘校財局管’模式,米面油蛋奶、蔬菜、作料等食材按照政府招采程序統一招標采購,資金都在財政云系統監管之下。”區教體局資助中心負責人張群介紹說,今年啟動的新一輪招投標,將幼兒園、非營養改善計劃大宗食材全部納入統一采購。
走進漢臺中學標準化的食堂,明廚亮灶的設計讓后廚操作一目了然。“學校食堂所用的菜和肉等食材都是當天配送,并經嚴格檢查后才能進入廚房。”漢臺中學相關負責人劉敬梅介紹,“菜品出鍋后要先行試餐,確定餐食無異常后進行留樣,最后才能正式進入取餐窗口,確保每一道菜品都經得起檢驗。”該區大力提高校園餐飲整體水平,從食堂環境布局、廚具設備添置、管理制度完善等方面打造標準化食堂,真正實現學生們吃得放心、吃得健康。
目前,漢臺區已初步形成立體化的校園餐飲監督體系。通過食材閉環管理,升級“互聯網+明廚亮灶”平臺,讓后廚操作全程陽光透明;引入社會監督機制,讓家長成為校園餐的“質量監督員”。這些舉措就像一道道安全防線,守護著學生們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讓“校園餐”真正成為孩子們成長路上的“營養餐”“幸福餐”。(記者 何曉菲)
本站轉載內容均已標明出處,為分享傳播之用,非商業用途。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